在 Universal Analytics 裡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的跳出率,GA4 完全不用了。取而代之,GA4 強調的是「參與度指標」,包含「互動工作階段」與「參與度」。互動工作階段算是一個更客觀的網站評估指標。
分類: Google Analytics
[GA4] 歸因模式與以數據為準歸因,模式比較報表與轉換路徑報表
2022年1月之前歸因模式預設的是「跨管道最終點擊」,如同 Universal Analytics 的「最終非直接點擊」。GA4 將會全面採用「以數據為準歸因模式」,它會判斷每個接觸點的重要性,依照重要性分配功勞。
Google Analytics 區隔 (segment) 的基本概念
這其實就是數位行銷的基本概念:細分客群、精準分析、精準行銷。當網站某一個區隔的使用者下滑了,可以立即去分析原因、思考對策。反之,如果沒有區隔的概念,也許某一個區隔的使用者下滑了,但被整體的網站數據掩蓋過去了。
從 Google Ads 的 gclid 來看 Analytics 工作階段、流量來源、新訪客與回訪者的數據差異性
廣告將使用者帶到商家的 landing page 時,都會帶一個 gclid (google click id)。同樣的關鍵字,每次帶出廣告所產生的 gclid 會不同。這個 gclid 帶有廣告活動、廣告群組等資訊。
GA 的排除參照連結網址 (referral exclusion),與歸因模式、工作階段之間的關係
例如使用者 your-site.com –> a.com –> your-site.com,這樣該使用者在 your-site.com 會產生兩個工作階段。因為根據預設,referral (也就是 a.com) 會觸發新的工作階段。但如果 referral exclusion 有加上 a.com 的話,這樣同一使用者只會產生一個工作階段。
GA Content Grouping 內容分類 (內容分組)
對 GA (Google Analytics) 來說,它的主要維度就是網頁網址,或網頁標題。GA 並不知道網站內容的架構,有哪些類別,哪些子類別,等等。如果想知道某一類型文章的流量或是成效,就可以使用 GA 的 Content Grouping (內容分類),或是有人稱內容分組。
GTM (Google Tag Manager) 網頁捲動 & 元素可見度事件追蹤
GTM (Google Tag Manager) 網頁捲動事件是一個滿多人會設定的 GTM 事件,它可以顯示出使用者是否往下捲動你的網頁 (往下閱讀),還是一進來你的網頁就跳出。當然,使用者能把你的文章文案看完,是最理想的狀態。
SEO普通但流量卻不錯?談網頁的流量來源
前幾天有個朋友詢問,他網站的某一個網頁 SEO 普通,但 GA (Google Analytics) 顯示出這個網頁的流量還不錯,要怎麼分析呢?larry 覺得這個問題是典型的看似簡單,但真要探究下去,又很有內容的題目。
GA 的多管道程序 (Multi-Channel Funnels) & 歸因模式 (Attribution Model)
「多管道程序」(Multi-Channel Funnels) 的概念很重要,一次轉換,可能自然搜尋、廣告、社群媒體都有一部分功勞。它是「歸因模式」(Attribution Model) 的基礎,也是用戶實際的操作行為。
Google Analytics 再談「工作階段」
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工作階段與使用者,因為工作階段是很多 GA 概念的基礎,這篇文章會就「工作階段」做進一步的討論。
Google Analytics 跳出率 VS 離開率
前幾天有朋友詢問「跳出率」與「離開率」的差別。跳出率是 larry 滿看重的一項指標,因為在沒有特別設定的情況下,你的讀者沒有看第二頁就離開你的網站,就算跳出。
GTM (Google Tag Manager) 基本設定教學 & 按鈕點擊事件追蹤
之前寫過一篇 “analytics.js, gtag.js 還是 GTM”, 其中提到 GA (Google Analytics) 預設提供的追蹤碼是 gtag.js, 但進階、或是想繼續鑽研數位行銷的讀者,可以使用 GTM (Google Tag Manager). 本篇就來走一遍 GTM 的基本設定教學,並提供一個按鈕點擊追蹤 (button click tracking) 的範例。
Google Analytics 站內搜尋 & 目標流程
站內搜尋可以顯示使用者搜尋了哪些字詞,而我們的網站有沒有符合使用者需要的內容或商品。目標流程可以讓你知道使用者在哪些步驟離開了,我們再去檢視網站是否文案、版面、流程有問題。
Google Analytics 跳出率 & 一頁式網站
你要先識別出你網站的哪些網頁要降低跳出率,而那些網頁你預期使用者的行為是什麼,據此來埋 GA 事件,這就是在修正跳出率。有了真的符合你商業邏輯的跳出率後,再來檢討文案、頁面規劃等是否足夠吸引使用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