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其說疫情加速了公司與企業的數位轉型,倒不如說從去年開始,要佈局線上、使用數位科技的認知已經被建立起來。懂商業的讀者應該知道,建立消費者認知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,而去年要做線上、數位的認知已經普遍開來。
分類: 時事觀察
用聽演講、線下聚會的方式過聖誕夜、跨年,這個現象 (生意) 也在台灣開始了
羅輯思維羅振宇在 2015 年底,開始每年名為「時間的朋友」的跨年演講。也許台灣過去幾年也有,但今年底 (2020年底) 特別明顯,開始有知名機構在聖誕夜、跨年辦演講與線下活動。
羅輯思維於深交所申請上市,身為老粉的一些感悟
最近有一則新聞,「得到APP」的母公司「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」,要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。當然思維造物公司的老闆,就是很多人知道的羅振宇。
格力電器董明珠近期的直播帶貨,探索新的商業思維
格力電器的老闆董明珠近幾個月在抖音、快手、京東、自建平台 (微信小程序「格力董明珠店」) 開了幾場直播帶貨,很成功,網上也有很多商業分析。本篇不會提那些天文數字的銷售額,因為本篇的重點是想聊一下董明珠直播帶貨底層的商業邏輯。
新冠肺炎的影響,固定成本高的公司,要重新思考線上線下投資比率的問題
固定成本高的公司 / 商家,在生意往下掉時,租金、水電、員工薪水等是照樣要付的。一天沒生意就是虧一天。如果是線上線下投資比率很懸殊的公司 / 商家,就是固定成本高但線上沒什麼經營的公司 / 商家,更不容樂觀。
新冠肺炎的影響,變動的市場才有新機會
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,很多公司 / 商家的業務都大受影響,甚至有的公司 / 商家會撐不下去。目前的狀況,代表利益結構在部份重整,重新洗牌。在利益結構固定的情況下,不會有新的機會。只有在變動的環境,非既得利益者才有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