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tflix 字節跳動 張一鳴 Context, not Control
創業經營 商業思維

Netflix culture deck: Context, not Control. 字節跳動張一鳴的管理哲學

本站的主題是商業,創業,美食,葡萄酒,閱讀,網路科技。

這是我的 FB粉專 以及 IG,我比較常使用 Threads,歡迎大家追蹤互動~

前陣子看了字節跳動創始人,張一鳴聊公司管理,他採用的是 Context, not Control 的管理哲學,larry 覺得非常精彩,本篇文章跟大家聊一下我心中的 Context, not Control。

首先,Context, not Control 首次是出現在 2009 Netflix culture deck: Freedom & Responsibility。這份 slide 是經典,讀者如果有空可以瀏覽一下。

我看到的是張一鳴 2017 年在一次活動演講,提到了 Context, not Control。

這邊很快介紹一下張一鳴,字節跳動的創始人,公司旗下產品有今日頭條、抖音、TikTok、西瓜視頻、火山小視頻、等。目前 (2021 年 8 月) 大概 38 歲,是華人年輕一輩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。

基本上張一鳴的 Context, not Control 概念還是源自於 Netflix 那份 slide。我會有感的原因是,儘管時空環境不同,Context, not Control 仍然適用於這個時代、台灣當地的商業情境。

傳統的公司架構是由主管做出決策,員工去執行。或是老闆做出決策,部門主管去執行。我看了張一鳴演講全文,也許因為他是工程師出身,他把傳統這種公司架構形容為一個中央超級電腦 (也許是CEO),做出所有決策,再分發下去。

Context, not Control 則是分散式運算,有大大小小的電腦,非同步的處理各種不一樣的事情,再排程互相溝通。

坦白說,larry 對這種很工程師的語言、比喻,其實越來越不習慣。為什麼呢?少了考量人性的角度和味道。

我用白話解釋 Context, not Control:專注於背景情境、前後邏輯是否能讓同事做出良好發揮,而不是控制別人每一步的行動。而且講白了,在這個時代,誰也無法真的去控制誰。

而且,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,分工太細太複雜了。大部分的公司職位,需要的是每位員工「自己判斷」該怎麼辦。甚至很多公司的職位,是需要每位員工自己去發想、創作、提案。

只要不是流水線的工廠,如果還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管理員工,代表的是極低的執行效率,極高的溝通成本,基本上在這個時代是很難生存。

延伸閱讀: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,很多時候「先做」再從做中學是很重要的

不知道讀者是否熟悉交易成本的概念。交易成本就是除了交易本身之外,其他時間、資源的花費。不熟悉「交易成本」的讀者可以自行搜尋,這邊不再贅述。

除了公司之間有交易成本,員工與公司一樣是「時間換金錢」的交易,一樣有交易成本。降低公司內部的交易成本也是 Context, not Control 的另一個角度,不管是往下下命令,或是往上的匯報與簽核,都是公司內部的交易成本。

Context, not Control 有一個前提:「人」要對了。

公司致力於搭建良好的 Context,但在找員工或合作夥伴時,除了專業能力以外,也要注意大家的邏輯思維是否一致。

每一次工作、合作都是一個 Context,如果人不對了,大家希望一個同事去買橘子,結果他帶了一個柳丁回來。他每次的決策都跟大家不在同一個頻率上。

講白了,這種情況下可以 let go。因為不只業務合作上痛苦,交易成本極高,他甚至會讓原本的 Context 變質。

結論

Context, not Control,我完全同意這樣的概念。公司經營者致力於搭建良好的 Context,只要大家的目標原則一致,盡量讓員工、外部夥伴都能自由發揮。

讓公司、員工、外部夥伴、客戶的交易成本降到最低,這就是公司最好的競爭優勢之一。

本站的主題是商業,創業,美食,葡萄酒,閱讀,網路科技。

這是我的 FB粉專 以及 IG,我比較常使用 Threads,歡迎大家追蹤互動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