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的主題是商業,創業,美食,葡萄酒,閱讀,網路科技。
這是我的 FB粉專 以及 IG,我比較常使用 Threads,歡迎大家追蹤互動~
納瓦爾寶典 (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) 英文原文出版於2020年9月,中文版是2024年1月出版。這麼一本熱銷的書,距離這麼久才出中文版,我倒是很意外啊。
可能當時,大家也沒有預料到「納瓦爾寶典」的英文版會這麼受歡迎,台灣這邊的出版權可能是後來才去談的,才開始翻譯。
larry 會看這本書,是偶然看到賣書平台網站的介紹,大意是人的能力是槓桿的支點,這個支點越牢靠,可以搬動的事物就越大。
我開公司超過9年 (撰文的現在是2024年10月),根據我對商業的理解,這個槓桿與支點的論點太對了!所以就將此書排到我的書單裡。
首先我們看一下本書的原文書名與副標
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: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
Almanack 是「年鑑」的意思,直接翻譯是:納瓦爾年鑑,對於財富與快樂的指引。
但中文書名與副標是
納瓦爾寶典: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,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
「年鑑」翻成「寶典」我還沒意見,的確「年鑑」兩字是比較生硬。但「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」成功學的味道就太重了。而且中文副標的「投資哲學」,本書內容與投資哲學的關係極低。
這裡點出原文書名的意思,我們看書的思路才會正確。
本書的作者其實不是納瓦爾?
本書的作者其實是 Eric Jorgenson。本書一開始就表明,這本書是 Eric 將納瓦爾過去的文章,推特帖子,訪談紀錄,彙整而成。
所有的文字不會依照納瓦爾的原文,而是 Eric 自己理解、編輯而成。所以請讀者不要以「考古」的心態來讀此書,而是以開放的心態,去體會書中要表達的意思。
簡介一下納瓦爾 (Naval Ravikant)
納瓦爾1974年出生於印度,9歲搬到紐約,25歲創業,27歲成為創投公司的合夥人,接下來就是他的創投生涯。投資過的公司包含 Uber、Twitter。
納瓦爾大學主修電腦科學與經濟學,從書中帶過納瓦爾的年輕時期,他很早就展現出商業的頭腦 (或者說是天份)。學的是電腦科學,正好趕上 199x 年到 200x 年的第一波網路浪潮,他後來投資的公司也都是網路科技相關。
本書的第一個重點:把自己商品化
書中提到「我有獨特的知識可以規模化嗎?我是否可以用人力、資本、軟體或媒體,把自己獨特的知識加以規模化?」
首先,我們問自己,我們獨特的知識和能力是什麼?larry 在之前多篇文章也提到,不要活成模板式的人生。每個人有自己的思維、喜好、能力,把你獨特的知識和能力深化,並思考如何對別人有用。
對越多人有用,這就是對社會的價值。金錢是一個指標,當你產出的價值越高,回報的金錢就會越高。
至於規模化與槓桿,是這本書的最重點。
槓桿的三大類
就是人力、資本、0邊際成本的產品或服務。
第一,人力,這是最古老的槓桿。顧名思義,就是雇用一大堆人為你工作。特別指的是付出勞力的工作。管理一大群人需要大量的心力,作者認為這是最糟的槓桿。
第二,資本。當你有精準的投資眼光,或是已驗證的商業模式,藉由資本來規模化,這是現在普遍的一個商業模式。
第三,0邊際成本的產品或服務。首先我們說明一下「邊際成本」(Marginal Cost),就是每增產一單位的產品所增加的成本。
0邊際成本的產品或服務,書中特別指的是書籍、媒體、軟體。尤其是媒體和軟體,可以無限的規模化。
自媒體的規模化這不需多講,KOL發一篇圖文或影片,可能有超高的觸及。
軟體規模化的例子,包含 Google 搜尋引擎,有無數的用戶。包含 Windows 作業系統,有無數的電腦安裝。甚至我們熟悉的 LINE App,也是軟體規模化的最好例子之一。
自媒體與軟體的槓桿,最特別的一點,就是不需要別人的允許。
相反的,例如人力槓桿,雇用一大堆人是極高的門檻與管理成本。例如資本槓桿,你要有極高的商業信用,與可驗證的商業模式,別人才會投資你。而且你拿了別人的錢,仍然有極大的壓力與風險。
自媒體與軟體的槓桿,不需要任何人允許,只要你想做,隨時可以開始。
拿回你的的時間
我們必須以「產出」作為成果的依據,而非以投入的時間作依據。
如果我們有獨一無二的知識或能力,也善用槓桿,你就會得到符合你價值的回報。此時,我們的收入就不完全是跟投入的時間有關。
例如,頂尖的賣車、賣房業務,也許他不用長時間的待在展間,但他懂得做自媒體與經營人脈,因此他的詢問量,與成交的成功率,都遠高於其他業務。也就是雖然他待在展間的時間少,但產出卻高很多。
書中說「每天固定工作幾小時是工業時代的遺跡,知識型員工的工作方式比較像運動員:有訓練、衝刺的時間,也有休息、重新評估的時間。」
你可以想想你的工作是否符合上述「知識型員工」的工作方式。如果讀者是老闆,也可以想想上面這句話「每天固定工作幾小時是工業時代的遺跡」,也許你對管理員工會有不一樣的想法。
年輕時,有3個重要的決定
就是要住哪裡,要跟誰在一起,以及要做什麼。
我這裡聊一下要住哪裡,以及跟誰在一起,這是台灣人比較少探討到的角度。
即使台灣的面積這麼小,要選擇待在台北、新北、新竹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,或是其他城市,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人生與生活。
再來就是跟誰在一起。大家找工作時大概主要就是看薪資與未來性,但你的同事與主管是哪種類型的人,很重要啊。
其一,你將來的生活圈,與再結交的人,都會是這種類型的人,也許終生都是跟這類人在一起。其二,久而久之,你的思維與說話方式,就會變成了這種人。
你要不要終生都是跟這類人在一起,或是根本「變成了」這種人,很需要思考啊。
結論
這本書傳達了納瓦爾的思想,最重點就是他對商業槓桿的論述與重視。
我開公司超過9年 (撰文的現在是2024年10月),我完全同意他的說法。想進一步了解他的商業與人生哲學,也正是我閱讀此書的原因。
本書還有一個重點是,納瓦爾對時間自主性,還有對自由的重視:如果錢能買到自由,錢對他來講就是好的。如果因賺錢而失去自由,這就不是他想要的。
擁有金錢,並過著量入為出的生活,你就能獲得某種程度的自由。擁有自由,你才有時間和精力去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快樂。
本站的主題是商業,創業,美食,葡萄酒,閱讀,網路科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