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拔掉 num=100 造成SEO數據大地震!不只對AI爬蟲築起高牆,更是SEO生態的再次洗牌
SEO 商業思維 數位行銷 自媒體經營

Google 拔掉 num=100 造成SEO數據大地震!不只對AI爬蟲築起高牆,更是SEO生態的再次洗牌

本站的主題是商業、創業、美食、葡萄酒、科技、AI、財經投資

我的 Threads > 1.8k追蹤,FB粉專 > 1.7k追蹤,也歡迎加入我的 IG 觀看短影片~

最近 2025年9月中旬,Google 搜尋把外部請求 num=100 的參數拿掉了,不知道大家網站的流量有沒有受到影響?

對於不太認識我的讀者,我是超過10年、自有網站(本站),且仍然持續更新的部落客。

也建議先看一下我之前的文章 AI時代下SEO的全新遊戲規則,了解我對這個時代 SEO 與部落格的看法。

回到 num=100 這個事件,本來我想寫一篇 Threads 短文就好,結果越寫越發現這個題目不小,背後隱含的事情很多。

所以我決定將這個題目寫在部落格。

首先,什麼是 num=100?到底發生什麼事?

本來第三方SEO或流量評估工具,可以向 Google 發出 API 請求,得到 Google 對特定關鍵字詞的搜尋結果。

這些第三方工具再用撈回來的資料,做各種分析,提供服務給他們的用戶。

長期以來 (至少10幾年以上),這些第三方工具發 API 請求時,加上 num=100 參數幾乎是一個標準做法。也就是一次可以撈特定關鍵字詞,搜尋結果的前100筆排名。

這裡一定要提一下,num 這個參數從未出現在 Google 正式文件。也就是這麼長的時間,Google 一直在「默許」外部使用 num 參數。

為什麼以前 Google 要默許外部使用 num 參數?

大家想事情一定要從商業的角度來分析。

Google 默許第三方工具使用 num=100。第三方工具每撈一次資料,這 100 筆網頁資料都會各增加一次「曝光」(impression)。

也就是網站主看到的「曝光」數據,會包含上述「撈資料」的次數。當然 Google 也知道這個情況,彼此哄抬,數據越多越好,大家都得利。

網站主看到曝光數據多 (高興),第三方工具可以撈資料 (高興),大家越來越依賴Google (高興)。所以為什麼 Google 過去要默許這件事。

大家要了解的是,很多數據是機器查詢所產生,並非真人查詢 (就是水份、泡沫的意思啦)。這部分我下方文章會再提及。

為什麼現在 Google 要拔除 num=100?

因為現在是 AI 時代,很多公司都在訓練大語言模型 (LLM)。要怎麼訓練?當然從 Google 一次拿100筆資料是最快的啊。

Google 當然也不可能一直讓別人白用:用自己的搜尋結果去養對手的 AI 模型。

於是終於移除了 num=100 這個參數,但仍然接受外部API請求,現在一次請求只能拿10筆資料 (也就是排名前10的連結)。

不能用 page=1, page=2 分批去拿資料嗎?

有工程背景的朋友,大概第一個問題是:不能用 page=1, page=2 分批去拿資料嗎?

確實可以分批拿資料,但不是用 page 參數,而是 start 參數。start=0 拿第1~10筆,start=10 拿第11~20筆,以此類推。

很明顯,100筆要 request 10 次,而且每一次拿到資料後,要分派給後端伺服器處理。整個運算量大概是倍數增加。

我們就以100筆要 request 10 次這個數量去評估,Google 當然也會偵測,某某主機一直發送這樣的 request pattern 過來。

當看到類似的 request pattern,Google當然會想辦法封鎖,它不會讓外部廠商一直免費撈資料吧 (而且很多是對手陣營的AI)。

即使分批去撈資料還是有問題

即使用 start=10 (第11~20筆), start=20 (第21~30筆) 這樣去撈資料,還有一個根本的問題:

Google 搜尋結果排名是隨時變動的。你時間點A 拿到第1~10筆資料,時間點B 拿到第11~20筆資料,這兩組資料「不是」直接可以銜接起來的。

(時間點B 的網站排名又重新排序了。)

也就是現在第三方 SEO 工具,對第10名以後的網頁,精準度是很低的。外部廠商頂多藉由自己的大數據和演算法,評估出第11~20名,但20名以後的網頁,就真的很難評估了。

SEO的可操作空間降低

過去,一些 SEO 顧問宣稱可以讓「第3頁以後」(第20名以後) 的網頁,通過技術手段讓排名往前。

但隨著數據難以追蹤,要去操作第10名或20名以後的網頁,可行性變得極為困難。因此所謂「SEO顧問」要去操作和報價的動機,將會大幅減少。

換句話說,現在SEO的策略應該是一開始就寫一篇對讀者有用、Google也樂於推薦的文章,而不是用「技術手段」將網頁操作到前20名。

其實我是滿高興的

我創業超過10年,因為公司業務是幫客戶建置網站系統,這麼長的時間我看過太多「SEO顧問」了。

(特別括號「SEO顧問」大家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。尤其我本身是10幾年的部落客,有沒有一種可能,長時間經營的部落客比這些「顧問」還懂 SEO。)

這些SEO顧問提供很多「技術手段」給網站主(客戶),用三寸不爛之舌給網站主很多想像空間,然後將品牌方和網站工程方翻天覆地一頓。

最後成效不佳或成效難以評估,這些顧問拍拍屁股走了。這樣的案例我真的看過太多了。

移除 num=100 對網站經營者有什麼影響?

聊完了第三方SEO工具和所謂的 SEO顧問。移除 num=100 對網站經營者有什麼影響?

如本文上方提到,移除 num=100 降低了第10名之後、第20名之後網頁曝光的「水份」(機器查詢的次數)。

所以網站主看一下你的 Google Search Console (以下簡稱GSC),2025年9月中之後曝光量是不是有下降。

(台灣9月底到10月連續假期很多,網站主評估時自行決定是否要排除這些日子。)

一般來說曝光量會下降,重點是下降多少?如果你降的少,恭喜,在這次重新洗牌中,你仍然屹立不搖。證明你過去的路線可能是對的。

再來是 GSC 後台的平均排名。因為第10名之後、第20名之後的網頁曝光降低,也就是排名在後的選手減少了。你的平均排名應該要上升才對。

再來是點擊次數。第三方工具撈第10名之後資料變得困難,應該對網站的點擊次數沒有直接關係。當然,現在等於是重新洗牌,點擊數還是會被影響。

我覺得不用追根究底。一樣,直接看你的 GSC 後台,點擊數有沒有降?如果有,降多還是降少?

(再次提醒,如果有連續假期的日子,評估時自行決定是否排除。)

排名在後的網頁現在難以被 AI 引用

請讀者回顧一下上方「為什麼現在 Google 要拔除 num=100?」段落。

Google 移除 num=100 就是為了要擋 AI 爬蟲。

對網站經營者來說,第10名之後、第20名之後的網頁現在難以被 AI 收錄了 (ex: ChatGPT, Perplexity AI, 等)。

AI時代有一個新名詞 GEO 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,指的是網站現在的目標是如何讓生成式AI引用。

也就是現在第10名之後、第20名之後的網頁難以被 AI 引用了。這個影響不只是曝光的降低,被 AI 引用減少也會影響 Google 排名。沒錯,這是一個迴圈。

排名在前的網頁 → AI 容易收錄 → AI 引用 → 再影響 Google 認為你是好的網頁 → 排名往前。

講白話就是現在是:強者越強,弱者越弱。或是強者不動,弱者越弱。

也符合我之前文章提到:AI時代的SEO,淘汰了很多「專門」用 SEO 技術獲取流量的網站。

移除數據水份是健康的

上方「為什麼以前 Google 要默許外部使用 num 參數?」段落提到:很多數據是機器查詢所產生,並非真人查詢 (就是水份、泡沫的意思啦)

更別忘了各家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,都會撈取大量的 Google 搜尋資料。每一次撈取都算一次曝光。

可想而知從生成式AI開始風行,網站曝光數據的「水份」有多少。

移除 num 參數,除了網站主和品牌方可以更了解「真人」的數據,減低機器爬蟲帶來的水份。

有「水份」就代表有可操作空間,現在排名的可操作空間也大幅降低了。

結語

本文開頭提到,建議讀者先看一下我之前的文章 AI時代下SEO的全新遊戲規則,了解我對這個時代 SEO 與部落格的看法。

包含 E-E-A-T 原則,包含一些心法與觀念,很高興在這次 num=100 事件後仍然成立。很多時候如何驗證你的心法與觀念是否正確,就是經由一次一次的事件來驗證。

這次 num=100 的事件之後,如果你的網站曝光量沒有大幅減少,那恭喜你,也許你的路線是正確的。

我之前文章提到:AI時代的SEO,淘汰了很多「專門」用 SEO 技術獲取流量的網站。

這次 num=100 的事件讓網站排名的可操作空間大幅降低了,對用「技術手段」爭取 SEO 的網站又是一次打擊,也證明了我當初的觀察與想法。

對網站經營者來說,尤其對長期經營又懂 SEO 的作者來說,請仔細想想,現在這個大環境反而是有利的。

本站的主題是商業、創業、美食、葡萄酒、科技、AI、財經投資

我的 Threads > 1.8k追蹤,FB粉專 > 1.7k追蹤,也歡迎加入我的 IG 觀看短影片~